WFU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運動-流汗-鹽巴-水


「陳醫師,昨天去運動,我還特別量了體重,結果運動後就瘦了快 2 公斤,感覺超有成就感的。」

「體重差這麼多,有帶水去補充嗎?」

「沒有啊,想說回家再喝就好了,就沒帶了。」

「你會不會覺得,這次運動到後面比以前感覺更累,更沒力?」

「你怎麼知道,這次真的比較累,我想說會不會是天氣太悶的關係。」

「這個是脫水的現象,除了讓運動的表現變差之外,還有可能增加抽筋跟中暑的可能喔。」

「哇!這麼嚴重啊。」


  

 

維持生命需要水和鹽


人體大約有60% 是水,而且也需要鹽份,或者說電解質,來幫忙身體很多種反應的運作。而運動時會產生熱量,所以身體就內建了流汗這樣的機制來幫助散熱,流失的汗裡面包含了水和電解質,所以適當的補充是很重要的事。

在跑步界裡有本書 “天生就會跑” 可以說是造成赤足跑風潮很重要的一本書。裡面就提到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獵人,可以靠在太陽下追逐羚羊,直到羚羊因為持續奔跑到過熱而倒下,作為狩獵的技巧。 (當年我看完裡面的故事之後,也是感覺熱血沸騰,想說人生沒那麼多值得在意的事,只要能跑步就好,真的是一本能刺激運動動機的書。)

最開始的對話也可以說是我的經驗,那時候是夏天的下午,通常我會到附近學校操場跑上30-60分,本來都習慣跑完再來喝水,可是那一次跑到一半就愈來愈沒力,跟之前跑步的感覺不一樣,後來才注意到是脫水造成的問題。從那之後就在跑步中途多次的補水,天氣熱的話還會特別加鹽。


美國運動醫學會 (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, ACSM ) 的立場聲明


運動前就開始慢慢補水,特別是如果尿液顏色比較深的話,一直補到尿液正常。例如我目前是73 公斤的體重,平時就有固定喝水的習慣,不過運動前一樣會補個大約250 c.c. 的水再開始,運動中也會準備水持續補充。如果那一天特別悶熱,水份會多一些,還有會加鹽,作為電解質的補充。


重點整理


  • 在溫暖-炎熱的環境中,脫水達到總體重的2%時,會影響運動及認知表現。
  • 要注意運動性低血鈉的問題,所以長時間大量流汗時,含鈉飲品是需要的。
  • 脫水跟血鈉不足都可能引起肌肉痙攣。
  • 運動前2小時開始補充水份,確保尿液輸出正常。飲用含鈉飲料或吃含鹽的小量食物。
  • 運動中以約每小時400-800c.c(依運動強度及體型)攝取水份。
  • 飲料可加入20-30meq/L的鈉( 加鹽的話,大約每公升的水加1.2-1.7公克的鹽)
  • 如果飲料中含6-8%的碳水化合物,每小時喝1公升來說,可以有效維持血糖水準及運動能力。
  • 運動後要把水份及流失的電解質補回來。每公斤的體重損失補1.5公斤的飲料(含電解質) ,可以儘快解決脫水的問題。


-運動如何補給是很重要的。運動的前、中、後,記得要有計劃的補水跟補鹽-


參考資料:

Sawka, M. N., Burke, L. M., Eichner, E. R., Maughan, R. J., Montain, S. J., & Stachenfeld, N. S. (2007).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. Exercise and fluid replacement.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, 39(2), 377-390.